絲棉苗木種子
更新時間:2022-01-25 瀏覽次數:344次
絲棉木苗木
絲棉木,又名桃葉衛矛,屬衛矛科。
形態特征
落葉小喬木或灌木,高6~8米。樹冠圓形與卵圓形,幼時樹皮灰褐色、平滑,老樹縱狀溝裂。小枝細長,無毛,綠色,近四棱形,二年生枝四棱,每邊各有白線。葉對生,卵狀至卵狀橢圓形,先端長漸尖,基部近圓形,緣有細鋸齒,葉柄細長約為葉片長的1/3,葉片下垂,秋季葉色變紅。
傘形花序,腋生,有花3~7朵,淡綠色。蒴果粉紅色,4裂片。種子淡黃色,有紅色假種皮,上端有小圓口,稍露出種子。花期5~6月,果熟期9~10月。
生長習性
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緣、山麓、山溪路旁。
喜光,稍耐蔭;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嚴,耐干旱,也耐水濕,以肥沃、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長好。
根系深而發達,能抗風;根蘗萌發力強,生長速度中等偏慢,對二氧化硫的抗性中等。
絲棉木分類
生態分類: 木本植物 > 落葉喬木類
絲棉木分為金葉絲棉木、彩葉絲棉木和常青絲棉木,金葉和彩葉絲棉木3至7月葉片金黃或帶金邊,7至10月為黃綠色,從10月一直到落葉都是鮮紅色,葉色變化明顯。此外,這兩個品種的枝條也頗具觀賞性,在生長季節的顏色為金黃色,到了深秋經霜之后會變成鮮紅色。葉片落下后,一條條紅色的枝條非常美觀。
常青絲棉木是集團最近剛剛選育出的品種。它葉片四季不落,冬季變成紅色,在絲棉木中十分少見。經試種觀察,石家莊是其露地越冬的最北端,在北京小環境條件好的情況下也可以露地過冬。
雖然這3個絲棉木新品種觀賞效果各有特色,但它們都具備普通絲棉木抗鹽堿、耐水濕,適應性強的生物學特性,在我國北方園林景觀建設中前景很好。對于生長速度,他說:“嫁接苗1年能長到1.5米高,而1年生扦插苗的高度在30厘米至50厘米之間。” 目前,此集團擁有金葉、彩葉和常青絲棉木總共只有5萬株。
觀賞分類: 蔭木類
高度范圍:
栽培技術
以播種、扦插繁殖為主。
播種在秋季采種,搓去假種皮,洗凈曬干,層積貯藏,次年春播。[1]
扦插
在春季3月進行,亦可在梅雨季節用嫩枝扦插。插穗長12—15厘米,插深1/2,床土用沙壤土,插后經常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約一個月后即可生根成活。
苗木選肥沃疏松之地栽植,以春季移植為好,定植之前要根據根系情況挖栽植穴,墊以疏松肥土和腐熟廄肥,栽時以細土壅根、壓實,栽植不宜過深,以免根部多生蔭蘗。夏季適當蔭蔽,則葉質不致過厚,秋季易形成優美之紅葉,增加觀葉效果。
絲棉木為暖溫帶樹種,產我國中部、北部各省,浙江、福建也有分布。喜光,稍耐蔭,耐寒,亦較耐旱。適生于肥沃、濕潤之地,中性土、微酸性土均能適應。根系發達,萌生能力強。
插條
一、絲棉木穗條采集
插條的采集一般在秋季落葉后到春季樹液流動前的休眠期進行,結合樹體的冬剪進行,選擇一年生生長健壯,充分木質化,無病蟲害的枝條。
二、絲棉木插穗貯藏
春季硬枝扦插的需將枝條進行冬季貯藏,貯藏的方法是:將枝條剪成15厘米左右,選擇地勢較高,排水良好的背陰處挖溝,溝寬1米,深度為60至80厘米,長度依插穗的數量而定。先在溝底鋪一層5厘米厚的濕沙,將截制好的插穗每50枝一捆,分層放于溝內,當穗條放置到距地面20厘米時,用濕沙填平,覆土成屋脊狀,中間插一草把以利通氣。
三、絲棉木插條處理
為提高插條的成活率,在扦插前6至8天,應用流水對插條進行浸泡,若為死水每天必須換水。當下切口處呈現明顯不規則瘤狀物時進行扦插。亦可用1%的蔗糖溶液浸泡24小時,能顯著提高插條成活率。
四、絲棉木扦插技術
扦插前細致整地,施足基肥,使土壤疏松,水分充足。先用工具開孔,順孔插入插穗,再封孔踏實,扦插深度為插條長度的2/3,株距20厘米,行距40厘米,插后澆透水。
五、絲棉木撫育管理
1、架設陰棚為保蓄土壤水分,減少灌溉次數,防止土壤板結,在扦插結束時,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,四周用土密封,上用遮陽網遮陽,避免陽光曝曬,若溫度過高,濕度過大,將薄膜兩端打開,使空氣流通。一般三周左右即能生根,插條生根后,分批逐漸撤除覆蓋物。
2、灌溉扦插后要保持苗床濕潤,及時供應插穗生根所需的水分。在幼苗期用小水、清水澆灌,以滲透苗床為度,切忌大水漫灌,以防幼葉粘泥,發生灼傷。一般每隔3至5天灌水1次,共計灌水2至3次。
3、追肥扦插40天后,為使苗木健壯生長,應追施速效性的肥料,如腐熟的人糞尿、尿素、硫銨、磷酸二氫鉀,要掌握分期追肥,看苗巧施的原則。
4、松土除草苗圃地除草從4月份開始至9月份結束,清除任何時期的雜草。松土小苗宜淺,大苗宜深,一般松土深度2至4厘米,后增加至8至10厘米,苗木硬化期應停止松土除草。
育苗
(1)育苗方式。采用平床育苗,將土壤于秋末進行深翻,整地時每公頃施入有機肥6000至8000千克,翌春耙平、整平,做成1米寬的畦,然后澆透水一次,水滲后在土壤墑情合適時耬平耙細;
(2)播種時間。一般播種時間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上旬,適時早播為好。過晚雜草滋生快,容易“草吃苗”,給苗期管理造成困難;
(3)播種量。一般常規用量為每667平方米10千克左右。播種量與種子凈度、發芽率關系很大。凈度高、發芽率高,播種量小;反之,播種量大;
(4)播種。一般采用條播,用犁開溝,溝深3至5厘米,行寬20至25厘米。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,覆土厚度約1厘米,覆土后適當鎮壓。墑情適宜條件下20天左右出苗。
苗期管理
絲棉木苗期管理
(1)間苗、補苗間苗一般在子葉出現后,長出1至2對真葉時進行,過遲易造成苗木細弱。一般按三角形留苗,株距約15厘米。間苗的原則是“去弱留強、去密留稀、去病留壯”,結合間苗進行補苗。間苗可一次進行,也可數次完成。一般在澆水后或雨后土壤松軟時間苗,拔除生長勢弱或受病蟲為害的幼苗,操作時注意勿傷鄰近苗,同時除去雜草。然后適當鎮壓、灌水,使幼苗根系與土壤密接。
(2)灌溉、追肥根據土壤墑情適時、適量灌溉。在地上部分長出真葉至幼苗迅速生長前,適當控水,進行“蹲苗”。蹲苗后灌水2至3次,雨季灌溉量視降雨情況而定,生長后期減少灌水次數,防止苗木秋季貪青徒長,11月初灌1次防寒水。結合澆水可追肥2至3次,苗木生長前期追施氮肥,促進苗木生長牷后期追施磷、鉀肥,增加苗木木質化程度。
(3)中耕除草適時中耕除草,能防止雜草孳生及土壤板結,增加土壤透氣性。松土結合除草進行,除草要本著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則。雨后和澆水后要及時松土保墑。一般當年苗高可達1米以上,2年后可用于園林綠化,也可作為嫁接北海道黃楊或扶芳藤的砧木。